储能可提升电网应急能力、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发表时间:2020-08-19 16:34 从整个电力系统的角度看,储能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发电侧、输配电侧和用电侧三大场景。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能源改革,储能在电力系统的作用将越来越大。 从运营情况来说,储能电站大部分集中在可再生能源,比如西北风电、光伏的富集区,主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外送。当然,随着电改的深入,在分布式能源辅助服务端比例也在逐渐增大。 发电端:储能可参与火电调频,参与灵活性改造,说明储能在发电端是有着明显的作用的。 输电端:河南电网公司有一条哈郑的直流输电线路带的是2600MW的负荷,配置储能是为了怕特高压线路闭锁后,2600MW的负荷就甩负荷了。所以在输电领域,部署百兆瓦级别的储能电站,可解决特高压闭锁后甩负荷的情况。 配电和用户侧:比如全国各地在用电端的储能实例就有很多,在部署了海量的储能以后由电网进行统一调度,会给电网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。 随着电改的推进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,用户侧光伏也发展得如火如荼,给用户带来了明显的收益。加入储能后,超出负载需求的部分存储起来,等负载不够时再发出来,进一步减少用户对于电网电量的需求,减少用电费。总之储能在发输配用环节都有着自己的不可或缺的作用。 据媒体报道,根据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,随着太阳能+储能项目成本大幅下降,主要由太阳能+储能项目构建的微电网数量将激增10倍以上。 现在火热的综合能源服务也离不开储能。综合能源系统是在过去煤、油、电、气等各个独立运行的传统能源系统基础上,通过能源间转换技术、储能设备、管控调度系统、新型用能设备的推广应用,实现多种能源生产设备间、传输网络间的融合互补,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、经济、多样化的选择,从而实现整个社会能源体系最高效、最清洁、最安全、最经济的运行。 例如,在上海就有一个这样的综合能源项目:电动车充电不用电力部门输电,而是停车场“自产自销”;电动车淘汰的电池组,变成园区的储能系统,能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……前不久一个集“风、光、储、充、控”为一体的“能源魔盒”在上海闵行工业区正式竣工,为工业园区用能节能提供了新思路。 这个配有储能的“能源魔盒”正式名称叫智慧能源项目,由国网上海电力与上海电气集团联手打造。目前,位于上海电机厂的项目一期已经竣工运行,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215.8万千瓦时,年节约标煤约665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60吨,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1.8吨。 |